手机版

爱好是我写作的原动力

时间:2025-05-12 14:02:00

胡永阳

那是1960年5月6日上午,上课铃声刚落,校长就在教室窗外叫我名字,他既热情又严肃地对我说:“你是学生会主席、少先队大队长,德智体各方面都不错,字也写得漂亮,任课老师都认可你,经学校推荐,公社同意、县教育科批准,从明天起,你就是人民教师了。等这节课下课后,你把书包带上,去公共食堂领3个月口粮,到粮站办好转户手续,明天一早就去宁乡六中师训班参加集训,3个月后就正式任教,你有什么要讲的?”

一个学期的次年元月,我被调去公社中心学校,事情相对多一些。不久又被调去造福完小教高小,无奈只得拼命硬撑,“一杯水”作“两杯水”用。

1962年,校长宣布我保留并送宁乡师范进修,还美言了几句我有培养前途的话。带薪调训宁乡师范,9月1日开学后,我又当起了学生。多数同学进城后,都怀有一个梦想,能留到县城或安排到城郊教书,我同样不例外。但我转念一想,不能争过一座独木桥,要另辟蹊径拓展新领域。

思必行,行必果。我借此调训机会,有图书馆翻阅资料,有同学们相互切磋,尤有北师大毕业的黄老师教我们班语文,方便指导,何不写本书试试。我在教书时的家访中,掌握了不少学生家长的情况,就写了本《和青年朋友谈小家》,包括《怎样找一个理想的伴侣》《青年夫妇怎样做父母》《愿青年朋友珍惜家庭幸福》等十六篇、十八万字。初生牛犊不怕虎,我就冒冒失失寄去了湖南人民出版社。写作除了要刻苦认真,还要不怕丑,不到一个月,出版社就给我回了信,说有出版的基础,要我赶去相商修改的事宜。修改后又不到一个月,再通知我到社里去拿样书,说处女作印数能达38.6万册,很不简单。

离毕业还一个学期,宁乡县委宣传部要借调我去帮助办学习毛主席著作展览馆。展馆开馆时,班主任要我回校参加毕业考试。我去问负责办馆的领导怎么办?他说我已调县委宣传部。

调宣传部后安排我为文化干事。“铁扁担,三尺三,贫下中农肩上担。为把真理传天下,修条铁路通韶山。”这是我1967年抽调在韶山铁路工程建设指挥部征稿时所作的儿歌,被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电影简报》剧组选中,用在当时来现场摄制的“新闻简报”序幕,放映后我那激动心情溢于言表。

我分配在宁乡第一机械厂锻工车间,头天学锻造,二天跟班做热处理,第三天又通知我到厂部搞宣传。几天后,我被安排到生产指挥组退伍军人办公室。接到通知后,放下画笔又赴新的岗位。正逢那几年退伍回乡军人均在3000人以上,且绝大部分安排工作,就我一个人张罗。从接待、登记、翻阅档案到安置,包括上下左右关系的协调、处理,工作量大得吓人。

他们还根据我们进机关前干什么仍干什么的原则,将我安排到宁乡县心田中学教毕业班语文。几个月后县里来了个到益阳师专进修的指标,又是中文专业,区、社研究要我去。结业后就到了流沙河区公所,虽是“爬格子”,可练了基本功,弥补我根基的不足。

早在1982年5月25日,我在《湖南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一篇题为《让余热继续发光》的通讯,介绍宁乡县各级党组织采取多种形式调动退休干部的积极性,让他们的“余热”在“四化”建设中继续发光。该稿见报时还配发了傅枥的随感录《赞“余热”发光》。第二天《人民日报》全文转载。

看来,各级党委、政府够重视退休同志的了。我和文友秉炎先生合作,用了很多笔墨写关于老年问题的文章,在国家和地方报刊发表。当年的《湖南老年》杂志,还为我俩开辟个专栏。我俩分“思索”“学习”“家事”“健身”四个篇章,将老年朋友经常议论和影响情绪、妨碍生活的各种问题,用通信的形式,写了整整60篇30万字,从社会学、心理学、医药学等角度,并引用了古今中外大量的名人轶事、成语典故、名言警语,作了深入浅出的阐述,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编辑成册,定名《老年人的热门话——老年问题通信》,由农村读物出版社出版。出版后,颇受读者欢迎,先后获长沙市首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湖南省首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老龄协会成立十周年优秀成果奖和中国作家创作成果金奖。

1989年,兰州大学出版社由马志洁、吕发成教授牵头出版一本《基层秘书手册》,约我和办公室秉炎、志远、志刚、金鹏等几位同仁为合作伙伴。于是,我们又涉足到了当代秘书学的领域。

老牛已觉黄昏近,不用扬鞭自奋蹄。交流到长沙市直机关工作以后,我更珍惜有限的余年。退休后,我照样坚持每天读两三个小时书,爬三四个小时格子。并非图名图利,纯为强身健脑,划好自己生命的延长线。

近年出的《山外的世界》《散记的时空》《书山有路》《我的时代记录》等多个薄薄厚厚的册子,都是我在手机上一个字一个字点出来的,还能受到读者青睐,获得不同级别的奖励。由最近人民日报出版社精心打磨,由湖南省政协常委、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席汤素兰作序的《5分钟清除负能量》,北京新华书店能选择在世界读书日,向全国发行,算是我捡了个“金满斗”,深谢各位喜爱。

相关推荐

爱好是我写作的原动力2025-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