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赋能新产业 智“绘”向未来~第二十三届制博会全面展示装备制造业领域新动能新趋势

时间:2025-09-05 10:33:00

9月4日,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制博会)在沈落下帷幕。围绕“智能新装备·新质生产力”这一主题,本届制博会汇聚了国内外顶尖的装备制造企业,共同展示了最新技术成果,探讨了行业发展趋势,推动了装备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作为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装备制造业综合展会,本届制博会亮点频现。

亮点一:国际范

国际参展企业和采购商数量增加

在今年的展会上,精密数控机床、工业自动化和工业机器人、工程机械特种车辆等产品惊艳亮相,全面展示了世界先进制造技术和智能装备,以及新旧动能转换的成果。围绕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展示了装备制造业领域的新动能和新趋势。

据统计,本届制博会期间,共吸引观众及采购商14.7万人次,其中专业观众11.2万人次。制博会现场意向成交额累计66.2亿元人民币。

本届制博会,国际参展企业比例和海外采购商数量均有所提升。展览面积9万平方米,境外、外商在华投资及合作企业展位面积接近30%,西门子、美孚、津上、友嘉、富士电机等国际品牌参展,拉丁美洲圆桌平台协会、意大利企业协会率团观展。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专业观众及采购团超500家,规模同比提升40%。制博会为海内外装备制造业企业展示实力、寻求合作、开拓市场提供了重要窗口,也为加快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亮点二:科技范

世界领先的智能化设备亮相

代表当前竖井隧道工程装备最高水平的“硬岩深竖井扩孔式掘进机”,代表当前焊接技术最高水平的“AI智能扫描焊接机器人”,国内首架可清洗三维幕墙的无人机,最新款自主测绘机器狗,智慧化人行过街安全警示设备,可两端同时加工、大幅提高工作效率的全自动数控车床……本届制博会现场,众多数字化、智能化新产品备受瞩目。最前沿的高科技智造产品带来了新鲜的观感和体验,为观展者打开了制造业的魅力之门。看得见的新鲜与神奇背后,是创新科技的驱动和赋能。

作为东北亚装备制造业发展风向标,本届制博会集结了诸多国际、国内领先的智能制造装备。多家企业展示了大国重器、采矿设备、智能制造产品等,其中不乏世界领先、国内首台套、填补行业空白以及国内外空白的精益智造产品。现场提供1000多个热点行业应用智能化落地方案,涵盖100多项细分领域技术改造与先进生产痛点解析。

亮点三:数字化

“线上云展”为企业拓展商机

头部企业与创新成果齐聚,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沈鼓集团、北方重工等本土领军名企悉数亮相。中国通用、华为、百度等国内龙头企业集中展示了创新技术成果及高端装备。

“线上云展”也是热闹非凡,本届制博会线上云展入驻企业达1500余家,开通了独立线上展厅,通过线上供需匹配,线下接洽体验,助力企业拓展商机。利用4大数据中心350多万采购商大数据覆盖80%装备制造业领域。通过30多万私域流量,100多个社群渠道独立运营和100多家行业主流媒体宣传,实现千万级品牌推广精准曝光,在线观展人数突破23万人次。

亮点四:“科技+文化”

智能装备与工业文旅融合

本届制博会创新增设了沈阳城市形象展区。首次设置了沈阳市职工创新成果展、沈阳工业文旅展、京沈合作展、“约沈阳-悦消费”等展区。

沈阳市职工创新成果展上,共有50名沈阳工匠、21名沈阳都市圈城市劳模工匠、200名展示创新成果职工参加现场活动。通过实物、模型、展板、多媒体演示等形式,展示职工创新成果的原理、应用场景和实际成效。通过现场路演,安排创新成果现场操作演示、模拟应用场景,让观展者亲身感受创新成果的魅力和价值。

沈阳工业文旅展区重点展示了工业文旅资源,开展文创产品展销、工业旅游线路推介、互动体验区模拟机床操作,并设置工业知识问答与观众互动。市商务局和文旅局还为参展商和来宾免费推出“观制博、游故宫”等活动,实现了文商旅联动。

通过“科技+文化”双轮驱动,展现了装备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以文旅融合激活城市工业遗产,打造可感知、可参与的沉浸式体验场景。

沈报全媒体记者:王晓婷

编辑:杨思雯

责任编辑:刘新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