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漳州龙海“四助”“五型”绘就农村幸福养老新图景

时间:2025-07-03 20:06:00

闽南网7月3日讯(闽南网记者 张恩培 通讯员 郭建彬)走进漳州市龙海区的乡间,夕阳将稻田与村落染成暖金。小路上,老人们相携步入村口的幸福院——食堂饭菜飘香,活动室欢声笑语……这烟火气息流淌的画面,正是龙海“四助”“五型”农村幸福院的日常剪影。“四助”包括助餐、助洁、助医、助娱等服务;“五型”则涵盖联动、自治、家政、庭院、阳光等五种运管模式。

龙海区委区政府坚持以农村老年人现实需求为导向,有效整合资源,区民政部门积极作为,各部门、镇村纷纷行动,多方合力共绘农村幸福养老新图景。如今,“吃饭不用自己煮、衣服不用自己洗、医疗保障在身边、幸福生活每一天”这一美好愿景正在该区开枝散叶,在18家幸福院逐步成为现实。

多方合力共筑“幸福基石”

“以前出海打鱼,最牵挂独居的老母亲。如今她顿顿在幸福院吃热乎饭,有人说话解闷,我们出海干活儿,心也安了!”浯屿村渔民蔡先生朴实的感言,是龙海百姓对幸福院最真挚的认可。这份温暖的底气,源于凝聚各方力量的坚实支撑。龙海区委、区政府将加快农村幸福院建设、提升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35个提升项目中18家已投入运营。区委书记叶毓、区长陈艺章先后多次率队开展养老服务专项调研,强调要提升政治站位,将养老服务工作纳入重点民生工程清单,要求各部门压实责任、狠抓落实。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林文生领衔“民生领域补短板”百日攻坚,全力推进这件民生大事。分管该项工作的副区长卢六周,跑遍列入今年改造提升任务35个的农村幸福院,现场办公、协调推动。其中该区港尾镇成立由书记、镇长挂帅的专班,投入巨资建成11个幸福院和4个幸福园,实现阵地全覆盖;榜山镇则精选文苑、翠林等村作为试点,形成“示范引领、分类推进”的格局。

社会力量的澎湃注入,激发出幸福院蓬勃的生命力。从创新“四个一”筹资(上级争一点、社会捐一点、集体出一点、个人付一点)破解资金瓶颈的“石埠模式”;再到发动船东船主建立公益基金池,实现“零财政投入”运营,每日为130位老人提供免费午餐的“浯屿智慧”,以及三位爱心企业家包揽食材费用,老人仅需月付50元即可享用营养午餐,日均惠及150人的“翠林温情”。多元共治的创新实践,让“家门口的幸福院”从美好蓝图一步步变为温暖实景。

长效机制激活“养老动能”

在龙海港尾镇石埠村幸福院,一块实时更新的电子屏清晰展示当日菜单与收支明细,老人用手机轻松扫码便能完成订餐缴费。这家由村集体公司运营的“幸福食堂”,创新采用“公益托底,市场补充”模式,即:65岁以上长者享5折优惠,外来务工人员按9.5折消费。精准的定位与智慧化管理,支撑日均服务150人并维持收支良性循环。

龙海区构建的“政策 + 市场”双轮驱动机制,为幸福院注入持久动能。财政补助精准发力:市级对为民办实事项目每个补助4万元,星级幸福院最高奖补5万元;区级为备案院每年补助不低于1万元。各村创新模式更显智慧:文苑村采取“12元餐标+100元月缴”,不足部分由村贤补充;石埠村的“长青卡”“青松卡”阶梯定价兼顾普惠与可持续运营;榜山镇推行“中心食堂 + 村级配送”,南苑、福河村通过配餐协议破解自建食堂难题。

规范管理筑牢安全防线,打造“放心食堂”。区级采用 “四不两直”督查,镇级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村级落实食材溯源与留样制度。石埠村的全流程监管系统、翠林村的财务公开栏、浯屿村的用餐登记册,让每一分钱都花在明处,每一口饭都吃得更放心。

贴心服务绘就“幸福画卷”

“今天的清蒸鱼炖得酥烂,正合我胃口!”85岁的林阿婆在石埠村幸福院用餐时竖起大拇指。这里推行的“2+1用餐制”不仅提供午晚两餐,“银龄送餐队”还为行动不便老人风雨无阻送餐上门,每月满意度回访让菜单持续优化。

“四助”服务在龙海各村绽放特色:助餐方面,翠林村的 “一荤两素一汤” 精准适配老年口味,浯屿村的免费午餐在休渔期加量供应;助医上,各村联动卫生所实现每周巡诊,文苑村还计划引入定制体检;助洁服务配备洗衣机烘干机,志愿者定期上门为失能老人洗衣;助娱活动更是精彩纷呈——石埠村的包粽子大赛、翠林村的广场舞表演、文苑村的棋牌交流会,让老人们的笑声传遍村落。

“1+X”多功能布局让幸福院成为乡村枢纽。文苑村则整合幸福院与祠堂资源,开辟“乐龄农园” 让老人体验耕种乐趣;翠林村与毗邻村卫生所紧密合作,提供“一站式”便捷医疗服务,同时在助餐基础上,整合棋牌娱乐、广场活动等功能,营造安全、舒适、便捷的环境;石埠村依托工业聚集区优势,同步为外来务工者提供“暖心餐”,让幸福院成为联结城乡的温情节点。

“小饭碗”里盛着“大民生”。在龙海区,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犹如一条温暖的纽带,将百姓的期盼与政府的担当紧密相连。6月26日上午,龙海区政协一场相关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召开,奏响了“党委有号召、政协有响应、委员有行动”的动人乐章。

区委书记叶毓在会议上强调,要加快推进农村幸福院品质提升工作,站位要高,定位要准,对标“当先锋、打头阵、挑大梁”目标。

当天,部分区政协常委,市、区政协委员以及特邀业界、镇(村)代表建言献策,区直有关部门针对问题和建议作了回应发言。龙海区政协主席洪海涛要求,区政协常委、委员要带头站位民生,带头造浓氛围,带头献计出力,共同助推农村幸福院品质提升。

一餐热饭,温暖一座村庄。从一餐热饭到全方位照料,从硬件建设到情感陪伴,龙海区的“四助”“五型”农村幸福院正以“低成本、可持续”的模式,书写着农村养老的民生答卷。当暮色降临,幸福院的灯光次第亮起,与天边晚霞相映成辉,照亮了乡村老人的幸福晚年路。

这盏盏明灯,不仅温暖了老人的心,更照亮了乡村振兴的民生之路,书写着新时代农村养老的“龙海答卷”。

来源:闽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