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破解“接送难题”,无锡“定制”金字招牌!

时间:2025-08-29 16:11:00

晨曦破晓,无锡街头,一辆辆印有“校园定制”标识的公交车载着身着校服的孩子们驶向学校;傍晚时分,这些车辆又准时等候在校门口,将孩子们安全送回社区……这幅温馨的画面,是无锡校园定制公交项目落地见效的生动注脚。

自2024年初校园定制公交项目启动以来,从最初的12条线路试点,到如今覆盖60所学校、117条线路的出行网络;从家长的疑虑重重,到如今“追着线路升学”的口碑相传,无锡校园定制公交不仅成为孩子们上下学路上的“安全屏障”,更成为城市民生服务的“金字招牌”,彰显着一座城市对教育的重视、对家庭的关怀、对社会治理的担当。

临近9月,新的学期即将开学,定制公交硕放中学线的安全员在翻阅手中的乘车学生名册时,发现王同学的名字依然在列,作为校园定制公交的第一批乘客,他的乘车经历让安全员记忆犹新。

2024年,在硕放中学上初一的王同学之前因腿伤在家休养,后恢复情况良好,准备返校。不过此时王同学还无法像往常一样骑车上学,家长又因工作繁忙无法接送,便尝试着向无锡公交求助。

但那时定制公交的线路与站点已确定,好在王同学的家就在线路上,只需多增加一个站点便能“捎上”他。不过增加一个站点便是多花一段时间,前几站的同学必须比预定时间更早出门,车辆才能按时到校。

“我们在微信群中咨询了所有家长的意见,大家都是立刻同意。”新区营运部部长蔡伟文说。自此,王同学在安全员与同学们日复一日的问候和“搭把手”中,成为校园定制公交的“忠实粉丝”:“比我自己骑车方便多了!”

校园定制公交的顺利推进,离不开无锡市委、市政府的关注与支持。

2024年2月,市委主要领导第一次视察校园定制公交工作并督促出台指导细则。此后,市委、市政府相关负责人多次视察校园定制公交的相关工作,并提出指导性建议,真正把这一好事办好、实事抓实,做到让学生舒心、家长放心、学校安心。市教育局也同步联动,协调学校需求,对接公交优化线路,为定制公交平稳运行筑牢保障。

历经一年半的深耕细作,无锡校园定制公交已从“蹒跚起步”走向“蓬勃发展”:截至2025年6月底,无锡已优化及新辟校园定制公交线路104条,覆盖57所学校、5个行政区域;日均投入车辆176辆、发班297个,服务学生近6300人次,实现“零事故”。这份数据背后,是无数家庭的安心托付,是一座城市的温暖承诺。

温暖还在不断延伸,5月28日,无锡惠爱实验学校校园专线开启试运营。自第100条和第101条校园专线开进锡山特校以来,无锡公交便加快了“驶”进特校的步伐。该条校园定制专线,便是无锡在“六一”儿童节前夕“送给”无锡惠爱学生们的特殊礼物。

“我们意在与无锡公交联手打造‘零距离’服务。”无锡惠爱实验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即家门校门“零距离”、随行守护“零距离”、区域衔接“零距离”。

登上定制专线巴士,你能感到一份份“特别的爱”在细微处满溢——工作人员不仅在车窗上贴了不少卡通可爱窗花,还在车灯箱上贴了站点图,每个站点的颜色与站点手举牌都相同,更方便学生们一一对应。车窗上还贴了简单的手语教学,供安全员参考。

口碑的沉淀,更让校园定制公交成为家长心中的“定心丸”。“方便、安全,我们特别放心。”张女士的孩子今年9月将成为初中新生,升学的第一件事,便是加入校园定制公交的报名群。

新学期,文博实验中学1线、2线,融成观顺实验小学1线等线路已纳入增开计划,校园定制公交服务的触角还在不断延伸,只为覆盖更多期待的目光,让更多孩子享受到“家门口到校门口”的便捷与安全。

“车子都不够用了!”无锡公交锡巴士负责人黄娜笑着说起这个“甜蜜”的烦恼,在她看来,家长们的认可,正是对工作的最好肯定。

翻开校园定制公交暑期工作清单,八大板块的55项工作映入我们的眼帘,每一条内容的背后都是大写的“安全”。

“‘安全’,是校园定制公交的生命线。”黄娜说,8月初,她便带着工作人员开始准备驾驶员与安全员的培训、车辆的“体检”、新线路勘探……这份清单围绕人员、车辆等板块,系统性地列出了校园定制服务的保障工作,通过全方位、全链条的基础管理,为新学期校园定制公交的安全、高效、顺畅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车辆停好后,如何引导学生下车?在行车过程中,学生若是突然掏出带有尖角的三角尺该怎么办?学生若是上错车了,该怎么处理?如何科学应对,是随车安全员们每天的功课,也是无锡校园定制公交人员培训体系的“日常内容”。

“别看事小,但是怎么才能做得好,尽可能消除风险隐患,颇有讲究。”安全员高翀介绍,以引导学生下车为例,并非只要车停稳,就能任由学生随意下车,而是安全员要首先下车,确认车辆后方有无电动自行车或行人,若有需要,安全员会主动疏导,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再引导小朋友挨个下车。

为了让每位从业人员都成为“安全守护者”,无锡公交构建了“岗前培训+月度复训+情景演练”的全周期培训机制,将安全理念深植于每一个环节。

除了加强人员的培训,无锡公交还以科技赋能为“硬支撑”,构建起“人防+技防+制度防”的全方位安全保障体系,用专业与细致筑起一道道“安全防线”。

“以前开车时遇到乘客抱怨,难免会心烦意乱。现在有了新手环,情绪若有大起大落,仪器便会提醒我调整,如此一来开车更稳了。”驾驶员蒋毅口中的“新手环”,正是无锡公交为校园定制公交驾驶员配备的第二代智能健康手环。相较于初代产品,新手环不仅将血氧、血压、心率的检测精度提升了30%,更突破性新增了“情绪压力值分析”功能,能实时捕捉驾驶员的情绪波动。

除了情绪监测,岗前监测设备更成为驾驶员上岗前的“安全门槛”。目前,校园定制公交扬名调度站已试点应用岗前监测系统,近期将完成其他7个调度站的试点应用。

驾驶员每天上岗前需完成酒精测试、血氧检测、血压测量、疲劳度评估等8项指标检查。“所有指标合格后,智能钥匙柜才会自动弹开。”蒋毅说。

不仅如此,无锡公交还准备为校园定制公交搭载“公交网联化”技术。今年3月,该技术就已在“赏樱”专线进行试点,如今开始嫁接到校园定制线路,实现对拥堵路段、车辆状态的实时感知与预警,并联合公安交警,为校园定制线路设置绿灯延长、红灯缩短等综合公交信号优先手段,实现线路动态优化和车辆智能调度。“该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公交车等待红灯的次数与时间,提升行车速度与准点率。”无锡公交集团信息管理中心副经理华志新介绍。

从智能设备的“硬支撑”,到人员培训的“软实力”,无锡校园定制公交用“科技+专业”的双重保障,守护着孩子们成长的每一公里。

“以前,我和爱人每天早上为送孩子上学而忙碌,现在有了定制公交,我们在无锡工作生活也更踏实了。”作为在无锡航空航天类科技企业任职的模拟飞行员教官,新市民赵女士的感慨,道出了无数外来人才对校园定制公交的喜爱。

对正全力建设“人才友好型城市”的无锡而言,校园定制公交不仅是破解“学生接送难”的民生方案,更成为守护家庭幸福、优化教育环境、提升社会治理效能,进而留住本土人才、吸引新市民扎根的“暖心纽带”。

“安全、省时间,这是我们最看重的!”赵女士与丈夫都是忙碌的职场人,孩子即将升入融成观顺实验小学六年级,此前“接送难题”曾是这个新市民家庭最大的困扰,为了接送孩子,赵女士与丈夫经常要临时调整工作安排,而校园定制公交的稳定运行,彻底改变了这一现状:孩子“出家门即上车、下车即到校”,安全员全程引导保障安全,夫妻俩不仅省去了接送奔波,更能同步下班、准时回家,“现在每天晚上能和孩子聊聊学校的事,家庭氛围比以前温馨多了。”

校园定制公交的开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校周围道路在上下学期间的拥堵问题。

“以前早晚高峰,学校门口的道路堵得水泄不通,家长接送的电动自行车、私家车挤在一起,别说车辆通行,就连学生走路都要小心翼翼。”梅里中学副校长王峰君算了一笔账,待新学期开学,学校能通过10辆校园定制公交,解决近300位学生的出行问题,这些学生大多是居住于离校3公里以外的小区,家长接送大多用电动自行车和汽车,哪怕只是开电动自行车接送,停在校门口亦会造成拥堵,而如今校园定制公交能开进校内等候学生,并不会占用校门口的道路,如此一来,学校周边的道路拥堵状况能缓解不少。

无锡市公共交通公安局公交客运安全保卫大队负责人倪凯东介绍,因开通校园定制公交而受益的,并非只有梅里中学,不少学校都因大批学生乘坐定制公交后,校门口在上下学时的交通状况从“堵死”变为“缓行”,甚至“畅通”。

从城市治理的视角看,校园定制公交的价值远不止“缓解交通压力”“便利接送”,更在于以“小切口”撬动了“大民生”,成为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彰显城市温情的重要载体。

暑假期间,安全员郑师傅在朋友圈发了条动态:“两个月见不到孩子们,真舍不得。”配图中,孩子们围着他笑成一团。“他们亲切地喊我‘郑伯伯’,有的还特意把学校发的零食留给我。”郑师傅说。这份双向奔赴,让城市更有温度。

这些温暖的互动,让定制公交成为“城市人情味”的具象体现,也让无锡公交的公共服务更具“普惠性”与“温度感”。

图片图片

来源:无锡日报

编辑:张静

校对:李倩

责编:杨珍

分享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