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府谷县不断健全完善养老服务设施,建成县镇村三级示范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各类养老机构和养老服务设施达到208所,核定床位2550张,包括护理型床位300张,托起老年人“稳稳的幸福”。
一、优化县级养老服务
5月12日,记者走进坐落在新府山山腰的府谷县中心敬老院,院子干净整洁,健身、休闲、康养等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完善。86岁的曹王锁老人正给大家唱着二人台小曲,欢快的曲调里满是幸福味。

曹王锁老人是一名五保户,以前自己一个人住在农村,2024年在各级政府的帮助下住进了敬老院。老人告诉记者,住进敬老院让他不再孤独,生活有照料,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目前,中心敬老院入住143人,特困人员占比94%。院内通过建立健康档案、组织文体活动、开展爱心慰问等方式丰富老人们的精神生活。


作为府谷县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核心机构,府谷中心敬老院针对自理、半失能、失能老人提供分级护理服务,涵盖饮食起居、医疗保健、换季衣物更换等精细化内容。创新“医养结合+人文关怀”模式,通过健全管理制度、强化人员培训、引入社会资源,持续提升服务质量。
5月14日,府谷县府谷镇河滨路赵石尧、新尧渠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二人台教室内传来一阵阵优美的合唱声,每周三,喜欢二人台的老人们会准时来此“打卡”。

照料中心由县中医医院旧址适老化改造而成,占地面积4164平方米,这里配套设施齐全,可实现康养、就餐、娱乐、休闲、健身、学习一体化,是辖区老年群体综合“幸福驿站”。



近年来,府谷县持续优化县级养老服务,不断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城区建成了17所社区日间照料中心,3所医养结合机构,有效解决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照护难题。助力县域养老服务体系提质升级。
二、加强镇级区域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5月13日,在武家庄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幸福大舞台前,一段健身操过后,爱心超市互助积分兑换活动开始,工作人员对每位老人的生活状况进行评比,根据评比总结和积分结算,老人们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

该养老服务中心位于镇中心,由闲置校舍改建,2023年10月投用,占地面积7313平方米,50个房间按酒店标准设置,生活设施齐全,现有入住老人95位。

80岁的杨玉珍老人和老伴已经把这里当成了家,“现在啥都不用操心,吃完饭放下碗就行,每天才五块钱。”

据武家庄镇党委书记刘玉文介绍,养老中心成立以来坚持党建引领,打造“五养连心,怡养先锋”党建品牌,通过爱心积分管理模式,成立“重晚晴”红色志愿服务队,建成幸福菜园、红色书屋、幸福大舞台等,让老年人住得舒心、活得开心。
府谷县科学布局,抓点带面,在有需求的集镇所在地梯次推进建设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为辖区内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康复、精神慰藉等养老服务。
三、创新推进村级养老服务供给
府谷县创新推进村级养老服务供给,三道沟镇阳湾村幸福院就是一个生动实践。
69岁的杨埃玉老人儿女在城里安家,他和老伴儿留守老家,但吃饭成了问题。如今,幸福院让他们的生活轻松许多。“幸福院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吃饭方便,以前想都不敢想能有这么好的生活。”杨埃玉老人说。

阳湾村幸福院建筑面积650平方米,功能设施齐全,有12个标准间宿舍,24张床位,独立卫生间、空调、电视、床柜等一应俱全,集成式厨房、餐厅可同时满足40人就餐。

目前,府谷县已建成农村互助幸福院134所,覆盖全县80%的行政村。
府谷县以老龄群体需求为导向,精准施策,探索多样化养老服务业态,逐步建成层次清晰、功能互补、区域联动的三级养老服务体系,政府每年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用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同时,通过提供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措施降低运营成本,以贴心民生举措,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记者 马国庆 田鑫 康世亮 王红霞 通讯员 高源彬
来源:榆林日报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