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小小“监督码”破解涉企检查痛点 深圳全面推广“执法监督码”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时间:2025-07-03 09:03:0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王海荣 张玮玮

扫码登记、现场通知企业、入厂检查……5月16日,光明区安监部门与广东鹏硕职业安全事务有限公司的检查人员赶到位于光明区凤凰街道的志峰五金塑胶(深圳)有限公司,扫了扫贴在门前的“执法监督码”,在系统上填报此次安监检查任务后,马不停蹄地对公司的高温熔炉、灭火器、消防系统等进行一个多小时的专项检查。

小小一个监督码,看似微不足道,却成为深圳积极响应企业诉求、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利器。

记者昨日从深圳市司法局获悉,自6月10日起,深圳全市各区(含深汕特别合作区)全面推广深圳市行政执法监督码系统,除处理突发应急事件等特殊情形外,在开展行政检查前,须“扫码登记”。

破立并举响应企业诉求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规范涉民营企业行政检查”,这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要求。当前,经营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仍面临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其中,“涉企行政检查过多过频过滥”经常被企业诟病,是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堵点之一。

2024年8月14日,深圳市司法局、深圳市中小企业服务局联合召开深圳市行政执法监督码系统上线推进会,正式在龙华区、坪山区、光明区和大鹏新区上线试点“执法监督码”。

图片说明:深圳市光明区街道执法人员在入企开展行政检查前,正在扫描 “执法监督码”。(受访单位供图)

作为一项破立并举的自我革新,“执法监督码”破的是重复检查、多头检查、随意检查等扰企沉疴,立的是联合检查、协同高效的执法新风,最大限度降低对企业的干扰。

“三端”发力让执法检查高效可感

据介绍,监督码系统通过二维码,在行政执法单位、企业和行政执法监督主体之间搭建起桥梁。

对于企业而言,“执法监督码”是简单易用的“便捷服务码”。通过监督码系统可以获取企业规范经营指引、利企惠企政策指导、行政执法普法宣传等服务内容,也可以对行政执法部门入企不扫码、随意检查、重复检查等行为进行投诉;

对于执法单位而言,“执法监督码”是便捷好用的“高效执法码”。通过监督码系统可以发布涉企行政检查计划,开展业务协作、联合检查。可以查询企业接受行政检查次数情况,科学制定涉企行政检查计划,优化调整涉企行政检查时间和检查频次;

对于执法监督主体而言,“执法监督码”是切实管用的“高效监督码”。通过监督码系统可以全面掌握涉企行政检查总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区域性、行业性的涉企检查跟踪分析,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全流程、全链条行政执法监督。

“这项改革让‘透明执法’不再停留在口头上,也让市场主体对于检查工作有了明确预期,效率的提升也看得明明白白。”6月24日,志峰公司负责人谢德告诉记者,以前基本上每个月都会有安全例行检查,现在压缩到每个季度一次。“政府部门的日常督促,对于我们减少安全生产方面的麻木意识有很大帮助。最关键的是,公司上下已经将安全生产意识内化于心,不再是政府要求后才去做。有时开展完消防演习后,我们还会主动将碰到的难题向消防、安监部门请教。”

与此同时,深圳深入中小微、专精特新等企业开展调研活动,制定配套制度文件,进一步保障监督码系统顺利落地,让“执法监督码”有法可依,施行更科学规范。

全市推广打造“深圳样板”

目前,通过在全市推行“扫码入企”,小小的“执法监督码”已经在着力解决重复检查、多头检查等执法扰企难题方面发挥了大作用,成功入选深圳市发展改革委(市营商办)组织评选的2024年深圳市营商环境建设优秀案例。今年5月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这一做法赢得司法部的高度赞誉和肯定,成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深圳样板”。

值得注意的是,在试点期间,各地也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了创新。

其中,光明区创新“入企日”“双向预约”机制,将区街两级的“执法+巡查+服务”入企事项结合在一起,实现“时间、空间、企业、事项”四位一体,推动统筹后的入企频次大幅下降62%;坪山区将登记备案制与“综合查一次”衔接起来,将“扫码入企”融于登记备案制过程之中,既有效降低涉企检查频次,又拓宽行政执法群众监督渠道,执法检查压降率为56.32%。

这项改革举措以信息化为利器,推动行政检查规范化、透明化,搭建起政企“零距离”沟通的桥梁,实现涉企行政检查的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深圳市司法局接下来将做细做实监督码系统的培训、建设和全面应用等工作,以“监督码”护“万企”。进一步更新优化系统功能和应用,优化行政执法与执法监督方式,让“监督码”利“万企”。

【专家点评】

“深圳市司法局开发建设的‘执法监督码’,让执法单位的执法更加规范协同和便捷高效,让执法监督主体实现精准监督和有源可溯,更让经营主体有了明确的预期和贴心的服务,为破解涉企检查扰企难题,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王敏(深圳市优化营商环境咨询监督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