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电影《南京照相馆》7月25日起正式上映

时间:2025-07-25 20:36:00

video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7月25日,电影《南京照相馆》正式上映。该片取材于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真实罪证影像,以独特视角再现了这段刻骨铭心的历史,引发观众强烈共鸣。

【光影中铭记不屈抗争 真实震撼收获如潮好评】

电影《南京照相馆》以1937年南京大屠杀为背景,聚焦于一家名为“吉祥照相馆”的避难所。馆内的老百姓起初只想在大屠杀中保命,却因帮日军摄影师冲洗底片,意外冲印出证明日军屠城的罪证照片。面对日军暴行、同胞遭遇和民族存亡,他们最终决定将这些底片留存。电影将镜头对准战争中的普通百姓,通过照相馆这一细微切口,展现宏大历史背景下个体的命运与选择。上映首日,不少观众被影片深深触动,真实震撼、细节动人成为现场观众的一致感受。

南京市民周志春说:“他把拍的那些相片的底片通过国外的媒体公布出来,公布日本的罪行。我看到这个很有教育意义,也促使我们以后为我们国家为我们党贡献自己应尽的力量。”

学生杨梦琪说:“很心疼他们。我们的革命先辈们为我们做出了这么多,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为我们铺垫了更稳固的道路。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段历史是需要我们铭记在心里面,努力去朝一个更好的时代发展。”

《南京照相馆》对空间的建构与运用颇具亮点。照相馆小中见大,意义丰富,还原真实历史、承载情节发展。影片通过历史照片与电影画面的对比呈现,揭露了日军罪证照片的细节;以城墙纹理、街道风貌的全维度复刻,再现1937年南京城山河破碎的历史原貌。

电影《南京照相馆》导演申奥说:“美术团队摄影团队的工作是前置很久进行的。他们收集了大量的历史资料照片,包括牌匾字体细节等,力求能够尽量真实地还原一个全景化的老南京城。”

影片中,一群素不相识的老百姓聚集在大屠杀笼罩下的照相馆里,共同构成了南京普通人的缩影。他们在至暗时刻的心理冲突与抗争,也代表了数万万中国人面对国破家亡,凝聚出的不屈与勇气。这种从“求生”到“觉醒”的内在转变,正是影片最动人的情感内核。

电影《南京照相馆》主演、邮差阿昌扮演者刘昊然说:“在那一刻,大家还是在追求活下来,把这些照片流出去。但是每个人在心目里面的活下来,不是为了自己活下来,是为了那些逝去的人活下来。我觉得这个本身就是我们中国人骨子里最深处的东西。”

【单日票房和观影人次均居全国第一】

自7月19日点映以来,电影《南京照相馆》实现票房口碑双丰收,并获得2025年双平台点映最高分,位列暑期档第一梯队,热度口碑一路走高。在上映前的7月24日,预售及点映票房就突破了一亿元。据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显示,截至7月25日18:00票房已达1.36亿,观影人次达386.5万,单日票房和观影人次均位居全国第一。

幸福蓝海国际影城荔枝广场店副总经理赵威说:“目前,该片在幸福蓝海影城整体的排片率位于同期影片之首。我们特意在上映首日推出19:37分的幸福蓝海守护场。希望我们可以用守护传递力量,不忘历史、珍爱和平。”

江苏省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张永祎说:“作为一部聚焦南京大屠杀历史影片,其意义不仅在于牢记历史的影像描述,更在于珍爱和平的心愿表达。与同类题材的影片《屠城血证》《南京1937》《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钗》等相比,《南京照相馆》以小切口撬动大历史,为我们提供了重新凝视历史的典型范例。让观众能够设身处地感同身受,深感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能激发起为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的澎湃激情。”

记者│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

毕然 高涵 杨国 李璇 王教群

供片台│连云港台 宿迁台

编辑│江苏广电总台荔枝新闻中心 张萌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