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陆芳
将于7月25日上映的电影《南京照相馆》上周末进行全国超前点映,首轮点映收获全网观众好评,凭借高口碑实现了点映票房逆跌。第一波走进电影院的观众纷纷感叹“扎实沉稳的剧本让电影节奏超好”“用照片作为切口讲历史太震撼”“后劲很大情绪很顶”等评价不绝于耳。
与此同时,影片发布的“像素级还原”制作特辑,揭秘了电影还原历史细节的精细制作。通过历史照片与电影画面的对比呈现,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罪证照片的细节;以城墙纹理、街道风貌的全维度复刻,再现1937年南京城山河破碎的历史原貌。电影由傅若清任总监制,申奥导演,刘昊然、王传君、高叶、王骁领衔主演,周游特别出演,杨恩又、原岛大地主演,王真儿友情主演,点映进行中。
制作特辑聚焦影片对历史影像的像素级还原,通过大量历史照片与电影画面的对比,首次将历史影像与银幕呈现直观对照,让观众更具有冲击感地体会历史细节。影片不仅揭露了日本侵略者残害同胞的罪证照片,也1:1复刻了其粉饰侵略的“亲善照”,这种像素级还原不仅是对照片的复刻,更是对日军侵略阴谋的揭露。
导演申奥在特辑中感慨:“照片本身是记载美好瞬间的,是人性的寄托。但在日本侵略者攻陷南京以后,照片却变成了宣传的武器,变成了炫耀的工具。”这种从“记录美好”到“沦为凶器”的转变,正是影片通过影像直击历史真相的关键。
美术指导李安然表示:“我们就是用这一张张历历在目的历史照片一点点拼凑和还原我们剧本中的场景。”摄影指导王天行坦言:“和导演产生的共识就是建立在真实逻辑上和历史真实上的,把那种眼见所得的真实感来复原到镜头里。”
电影中的所有照片均以尊重史料为前提,但导演申奥也在特辑中强调:“真实历史远比电影呈现更残酷。”在南京城场景还原上,影片从一块砖、一条街到一座城,实现了历史场景的全维度复刻。正如导演透露:“周游饰演的宋班长最后砸向日本侵略者的城墙砖,我们是复刻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那块砖。”每一处细节都承载着历史的重量。

电影中的吉祥照相馆坐落在南京地标贡院街上,如导演所说:“当年这一条街几乎囊括了南京人的一生。他们在这条街上毕业、结婚、生子、工作,一系列人生重要时刻后,总会在这儿留一张照片。这条街就是南京人的一生,这个照相馆就是南京人的一生。”熟悉的街景让南京籍演员王骁、周游在拍摄时因场景的真实感引发强烈共鸣。电影也通过残垣断壁的构图营造“山河破碎”的视觉冲击,让观众直观感受彼时南京百姓的国破家亡。从砖石纹路到街巷风貌,从局部场景到全城格局,这些细致入微的还原不仅是对历史的严谨致敬,更承载着对30万遇难同胞的深切告慰,让观众感受历史温度,铭记南京大屠杀这段不可忘却的民族记忆。

首轮点映后,《南京照相馆》凭借强烈的情绪感染力与扎实品质,收获观众集体好评,猫眼、淘票票双平台均斩获9.7的高分。“走出电影院恍如隔世,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演员演技的感染力巨强”等评价刷屏社交平台。凭借着超高口碑,电影在周日实现票房逆跌,并宣布持续点映。

影片带来的历史启示与情感共鸣,跨越年龄层触动着每一位观众。不少带着孩子的家长分享说电影成为了一节生动的“历史启蒙课”。“从影院出来,孩子望着蓝天说了一句‘妈妈,天亮了!’”童言里藏着最质朴的感悟;还有小孩不停追问“他们后来安全了吗?”这样的提问让家长感慨“电影给孩子上的课,比书本鲜活多了。让孩子们能明白,现在能安安稳稳过日子有多不容易。”“就看着那些画面,孩子自己就能懂:以前的人有多勇敢,现在的太平日子有多稀罕。”而电影里的历史与现实的温暖形成的对照,更让观众动容:“看到电影里抱着没气的婴儿时眼眶红了,走出电影院,前面一对夫妻抱着他们的小孩走在前面,那个宝宝冲我笑,背景是影院外的万家灯火,街上人们洋溢着幸福,眼泪一下子就打转了。”正如有观众所言:“出电影院看到的一切,就是先辈给我们留的彩蛋,他们告诉我们抗战必胜,中华必复兴。”这份感受并非压抑,而是充满力量,有观众说:“心里虽痛却更觉坚定,他们躺在了那里,是为了让我们站在这里,更要珍惜当下的光明。”更有不少观众分享散场后很多人都不愿离场,直言“这是一部让人看完想立刻推荐给所有人的电影”。
(图片来自影片官方微博)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