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今年以来,昌平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在服务国际化、构建保护新格局、培育高价值专利三大领域协同发力,知识产权工作实现多点突破。
对标国际规则。知识产权部门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深入行业协会调研,联合权威数据机构,为重点产业“走出去”提供专业支撑。今年1月至5月,昌平区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235件,稳居全市第三,平原新城首位;1月至6月新注册马德里国际商标12件,同样位列全市第二,平原新城第一。
深化区域部门协作。昌平积极拓展保护合作维度,跨区域与宁夏石嘴山市市场监管局签署知识产权执法协作协议;在昌平区内联合公安、检察部门建立知识产权案件协作机制;成功协办国家知识产权局地理标志保护工程推进会,“昌平草莓”地理标志保护体系案例入选人民网优秀案例,保护合力显著增强。

聚焦未来科学城。紧扣未来科学城发展,昌平创新构建“政策引导+专业培育+文化浸润”服务模式。高价值专利培育试点成功启动,为中国电信研究院等6家重点企业建立“一对一”培育机制,推动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等4家单位成为专利审查员实践基地。通过举办知识产权日徒步等活动,让创新文化在科学城扎根生长。
通讯员 李佳硕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