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噼啪、噼啪……”一走进罗山县山店乡万店村红陶文化产业基地的制陶作坊,耳边便传来清脆而有节奏的炼泥声。
炼泥,作为红陶制作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它赋予了黏土新的生命。经过炼泥,黏土变得均匀、致密且柔软,易于塑造,更能在成型与烧制过程中有效避免气泡与开裂。基地的负责人胡锋,望着作坊外空地上晾晒着的成型陶缸、陶罐,嘴角不禁露出一丝难以掩饰的喜悦。他感慨地说:“这些小小的陶器,让我们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期待。”在基地里,像胡峰一样致力于红陶制作的村民不在少数。他们通过红陶的制作和销售,不仅传承了古老的技艺,更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近年来,为深入挖掘利用本土红陶文化资源,山店乡积极号召外出成功人士返乡创业,充分利用本土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大力发展“红陶文化+”产业模式,在万店村成功打造集陶泥、陶器、包装、文旅、教育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红陶文化产业基地。该基地以“原生朴素生活方式的倡导者”为文化定位,匠心独运地建设了红陶主题民宿,迅速成为了备受追捧的网红打卡地,有力推动了罗山南部山区文旅产业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山店乡坚持创新理念,鼓励匠人们在坚守传统技艺的同时,探索多元化产品的研发。目前,已获得1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和超过300项外观设计专利。匠人们利用本地板栗苞和草木灰等天然材料作为釉料,烧制出的陶器釉色质朴自然、绚丽多彩,艺术价值和品质可与龙山黑陶、建水紫陶、宜兴紫砂陶相媲美。

为确保红陶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山店乡吸引在外务工的老陶工返乡创业就业,传授技艺;邀请知名艺术家来乡指导,培养新一代传承人;并与多所院校合作,开设红陶技艺课程,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并热爱这门古老艺术。红陶已成为山店乡的闪亮名片,吸引众多游客前来体验这份源自泥土的质朴与美好。

如今,红陶产业,正以一种全新的面貌,成为推动山店乡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未来,山店乡将继续以红陶特色产业为引领,将红陶产业、生态旅游、文化创意、生态农业有机结合,不断提升配套特色民宿和餐饮服务,延长产业链,为村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让古老制陶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芒。(通讯员 张璇 车天利)